每个企业都有成为“百年老店”的愿景,但路途艰险。回眸十年,全球造纸市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互联网与生态环境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每一个行业的发展路径。那么,如何在发展中顺利“变轨”,赢得市场、赢得未来?造纸企业的每一步抉择都至关重要。
瞄准趋势抢先机
在过去供小于求时,没有市场调研,造纸企业依然能做到只要投产就能“有利可图”。当供大于求时,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造纸企业需要做足什么功课?
市场变化日新月异。谁能想到昔日如火如荼的新闻纸,受产能过剩及新媒体冲击等影响,总体需求连年下降,生产企业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谁又能想到仅2014年“双十一”期间,就用到了约5.86亿个包裹,其中涉及包装盒、包装纸、标签纸等各种纸制品。
据了解,到2025年,全球人口预计突破80亿,其中70%的人将生活在城市。专家认为,人口增长、城市化以及更高的可支配收入,都将会带动人们对包装纸、生活用纸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各大纸企纷纷改产或投产包装、生活用纸项目,抢夺市场占有率。面对市场,抢得先机很重要,但作为资金密集型的造纸企业来说是否考虑到棋子放下去,制胜的成本与几率。
中国造纸协会发布的《中国造纸工业2014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新闻纸生产量325万吨,较上年增长-9.72%,消费量321万吨,较上年增长-11.33%;生活用纸生产量830万吨,较上年增长4.4%,消费量759万吨,较上年增长3.41%;包装用纸生产650万吨,较上年增长2.36%,消费量665万吨,较上年增长2.31%;箱纸板生产量2180万吨,较上年增长6.86%,消费量2240万吨,较上年增长6.36%;瓦楞原纸生产量2155万吨,较上年增长6.95%,消费量2152万吨,较上年增长6.91%。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新闻纸的“暗淡”,箱纸板的“火热”,还有“悄悄”过剩的生活用纸。我国造纸行业投产往往都是蜂拥而上,而真正需要用心思考的是如何瞄准市场趋势、牢牢把握趋势。
扮演行业创新者
科技改变生活。即便是全球市场低迷,每一个行业创新的脚步并没有停滞不前,都在用其智慧进行着科技创新,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每一次创新就是行业一次转型的尝试,对于造纸行业亦是如此。
芬兰造纸业之所以能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在于芬兰纸企能够走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之前。
提到转型,芬兰斯道拉恩索认为,创新是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近日,斯道拉恩索与恩智浦半导体联手开发的智能包装解决方案,就侧重于把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用于包装领域,未来所拥有的智能化包装产品能够在整个供应链中轻松地实现跟踪与追溯,确保端到端,即从原材料到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及再利用的整个过程的完整透明。芬兰芬欧汇川不断地尝试在现有产品中使用纤维和森林生物质,以通过产品持续开发和创新来创造新的增长机会。如今的芬欧汇川是“Biofore”,即生物(Biology)和森林(Forest)两大行业的有机融合。
我国造纸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扮演着模仿者的角色,设备进口、技术引进,导致大型纸企同质化严重,竞争更是以价取胜。专家认为,目前除外部因素外,我国造纸行业自身产品结构不合理,部分产品存在的结构性和阶段性过剩,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都造成了目前的增长放缓。
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外造纸企业看到了纸张业务持续下滑,也发现了纸包装、生物质材料等方面的发展潜力,数字印刷使用带来的全新经济打印方式以及按需生产模式。那么我国造纸企业看到了什么?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取决于纸企选择什么样的身份,是模仿者还是创新者。
关键指标看责任
在未来的造纸行业中,企业不再仅仅是创造利润的个体,而是社会肌体中的细胞。
在百度百科中,对企业社会责任是这样表述的: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未来,企业社会责任必将会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关键指标。尼尔森公司2014年发布的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影响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日益加大。其中,6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更愿意为具有环保意识行为和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买单,较2013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领先于全球平均比率14个百分点。
近一个多月,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连续与3家学校续签捐资135万元,用于未来5年的人才培养;斯道拉恩索5月在广西启动了3个村庄的试点项目建设,帮助村里解决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其实不难发现,近几年造纸企业最看重、宣传最多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从中可以看出,国外造纸企业社会责任涉及的更全面,除了保护生态环境外,还会顾及到员工培训、支持当地教育培养人才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社会企业只有全面顾及到各方可能的反应,才能做到未雨绸缪。相比较而言,我国造纸企业社会责任目前多数仅开始于节能减排,但这已是一个好的开端。